为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强化精益管理、推动降本增效的工作要求,进一步深化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行动,2月25日,中国船舶上海公司总经理助理、经济运行部主任李小莉带队赴江南造船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精益管理调研,并与天津大学蔺宇教授团队展开深度交流。此次调研聚焦精益管理实践中的痛点与创新路径,探索产学研协同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。

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物业服务型企业精益推进的双重挑战,上海公司以“对标一流、深挖潜力”为目标,联合江南造船及天津大学专家团队,围绕思想转变、全员培训、一线工具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研讨,旨在通过跨界合作破解管理难题。
行程亮点: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探索
在江南造船集团办公楼,上海公司团队与江南精益推进部门深入交流了调研函中的六大议题,包括精益体系搭建、人才育成机制等,为后续实践奠定理论基础。 调研团队实地参观江南造船生产车间,直观学习精益工具在复杂制造场景中的落地应用,如标准化作业流程、可视化管理看板等。 在精益中心,江南造船陈蟒、褚超平与天津大学蔺宇教授、侯寅生老师共同探讨了四大关键问题: 思想破冰:如何通过领导示范与激励机制推动全员变革; 培训创新:碎片化学习与“以战代训”模式在资源约束下的应用;工具下沉:针对一线员工的“低门槛”精益工具设计与分层培训策略;服务型企业精益路径:以流程优化与客户需求驱动物业服务精益化。

专家观点:跨界智慧引领管理升级
陈 蟒(江南造船):“简化工具设计是关键。我们针对不同岗位开发了‘模块化操作指南’,结合可视化看板和即时反馈机制,确保一线员工即使基础薄弱,也能快速上手并持续改进。”褚超平(江南造船):“一线员工的参与度决定精益成败。我们通过‘问题墙’‘改善提案积分制’等机制,让员工从旁观者变为改善者。”蔺宇教授:“精益不仅是工具,更是文化。企业需通过‘试点突破—快速复制—全员内化’三步走,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的转变。”侯寅生:“物业服务型企业可借鉴制造业精益思维,聚焦客户触点优化,构建‘需求—响应—反馈’闭环管理体系。”
成果与展望:迈向精益管理新生态
此次调研不仅为上海公司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,更搭建了“企业—高校—产业链”协同创新的桥梁。未来,上海公司将联合江南造船及高校团队,针对物业服务型企业的精益管理开展专项研究,并计划通过“精益标杆车间共建”“跨行业案例库共享”等方式,推动管理经验向全集团辐射。